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990925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民名人 > 人物报道 > 正文

耿志杰:用真情谱写乐章

www.peopletop.com.cn(2021-07-27)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文/张娜
  陕北的黄土地养育了一批批文化名人和艺术家,他们勤奋努力,一路打拼,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这也是作曲家耿志杰的写照,他用跳动的音符谱写出无数歌颂英雄、激励斗志、怀恋故土的作品。他的人如他的作品一样,一身正气与艺术家的洒脱完美结合,散发着风雅磊落的文艺力量,使每一个与他接触的人都沐浴在艺术的春风里。
  几年前,偶然的机会见到耿志杰,身为国家文艺专业团体的一位艺术家,他谦逊随和,谈吐之间蕴藏着风雅和文艺的力量。能写、能唱、能讲集于一身的耿志杰供职于延安歌舞团,还担任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的客座教授、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省合唱家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陕北民歌创作、研究、教学、演唱,是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
  从小喝着绥德无定河水长大的耿志杰,生活在这个陕北民歌生命力最旺盛的地方,环境滋养了他的心灵,在他心里积累了很多美好的东西,陕北民歌在他心里扎了根,练就了他骨子里的那股韧劲,对家乡的浓浓情怀,这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耿志杰爱陕北民歌,爱它父母般的亲切、爱它土地般厚重的深沉、更爱传唱它的千千万万质朴的劳动人民。怀着对音乐的一片热忱,1988年他师从于上海歌剧院马瑞儒教授,在恩师悉心指导下耿志杰积累了深厚的艺术积淀。此时,耿志杰已是一个专业素养深厚的音乐人了,深知“山外有山、学海无涯”的道理,1990年他又拜师,向中央民族乐团蒋建保教授学习。在学习期间他无数次请教师友,耐心揣摩乐理知识。大量购买、借阅相关书籍,充实知识。他热心公益,无数次的慰问活动让他得到生活的实践锻炼,锤炼了他细节处理能力和现场把握感。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耿志杰将学院派的养分与陕北民歌原生态唱法相结合,形成了他黄土地音乐人的风格特质,以不能取代的优势,在延安市第一届声乐大赛中荣获声乐大赛二等奖。
  2003年到2007年,耿志杰陆续参加各种声乐大赛,在全国第五届推新人声乐大奖赛中荣获陕西赛区美声唱法专业组二等奖,在陕西省第六届声乐大奖赛中荣获美声专业组二等奖。曾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连续剧《延安颂》中成功的扮演词作家塞克,在陕北民歌王及十大民歌手走进绥德“无定河放歌”大型晚会担任总导演。
  多年来,耿志杰创作陕北新民歌,除了具有黄土文化根基、专业知识储备,他首先是把陕北和陕北人民纳入自己的思考版图,进入了写到灵魂最深处,宛若无人更无我的境界,因为深深地爱着自己脚下这片厚重的黄土地和陕北父老,因此,他谱曲时更能找准歌手的切入点,曲、词、唱三位一体,和谐统一,所以他的作品更容易取得极佳的演唱效果。所以音符迸发出轩辕柏、黄河浪、长城战道、大漠孤烟的大气滂沱,在《英雄陕北》中表现的最为突出。
  《英雄陕北》生动地表现了陕北人民热情豪放,勤劳善良,想唱就唱,想醉就醉,既大气滂沱、浑厚苍桑又凄婉细腻、清丽遒俊,从伤调式旋律的大量使用,和跌宕起伏的情绪过度、转换,能够清楚地看到作者创作时的心灵震颤的频率。真切地抒发了陕北人民对这块黄土地的眷恋,全方位的讲述了这块土地的历史。讴歌了陕北人民对新中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成为2007年延安电视台第一届春节晚会的主旋律歌曲,得到了市委领导及广大群众的认可。这确实是陕北人民所喜爱的大作品,而不是小花小草之类。并被收录到《中国陕北民歌经典》一书中,耿志杰也作为“陕北民歌杰出贡献人物”被收录。
  2011年,耿志杰创办的兰花花女子合唱团,应邀参加黄河八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黄河情韵”大型民歌演唱会。这支合唱团队代表革命圣地把陕北民歌唱响全国各地,为延安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得到了王昆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好评,受到广泛关注。
  生活是艺术的创作源泉,感情是艺术创作的灵魂。耿志杰对于民歌的创作、创新,曾多次深入民间,组织专家学者、学生进行采访采风活动,并搜集整理流传于老百姓手中的宝贵资料,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有时在老乡家一呆就是几天,与他们同吃同住,有时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或冒着严寒顶着酷暑从来都不畏惧,一个目标就是为人们创作出好的作品。他还到山西、湖南、广州、内蒙、武汉、黑龙江等地传授红色文化,把陕北民歌的传承、创新、发展在全国各地不断去推广。
  在民歌创新中,他认为不要给自己设定固定模式,应该广泛汲取灵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不断推敲、修改完善,让其附有生命力,附有灵魂,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打磨一首好的歌曲少则几月,多则半年,甚至更久。很多好的作品都是在修改中形成闪光点,《心留在陕北》《农民工我的好兄弟》《我的陕北村庄》等就有体现。
  《我的陕北村庄》在陕北民歌旋律的基础上,很好的添加了戏曲元素、现代音乐元素,更适合现代人欣赏。因为对陕北父老乡亲无限期望,音律间流淌出凄婉的怜悯和细腻深情的召唤。“常想起我的家乡,一个不老的陕北村庄,那里有无数的故事让我难忘让我难忘,土炕上慈祥的母亲,总爱讲奶奶留下的三块响洋,郭大妈给我的那碗拌汤,总觉得那么香那么香……啊!我的陕北村庄,啊!生我养我的地方……”歌曲旋律优美、委婉、悠扬、贴近生活,把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唱到到每个人的心坎上,让听者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无论什么时候谈起陕北民歌,耿志杰总是滔滔不绝。谈他对陕北民歌的理解,谈流传下来的那些陕北民歌所记录的时代和人们生活心声,尤其谈起陕北民歌的未来发展,他情绪很激动,那种忧患意识、思考的痛苦、未来的期望以及发展思路,让人眼界大开,同时也看到了他对音乐的那份认真和执著。
  “在局外人看来,搞艺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但对于搞艺术的人来说,当你费了很大的力气,攀上某个山峰的时候,心情也是无比的激动。”他告诉我们:“音乐是精神上的富有,与物质世界是无法伦比的,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条艺术道路,并且永远都不会后悔,因为我这一生就是为了它而来。”
  面对未来,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联系各地对陕北民歌充满热情的朋友,群策群力,为推动陕北民歌的发展做着具体、有效的工作。面对这样视艺术为生命的人,除了震撼之外,更多的是感动。
  著名诗人、作家曹谷溪评论耿志杰是以血、以泪、以生命歌唱;用赤诚、用智慧、用优美的旋律歌唱生命。
  著名作家、国务院参事忽培元评价:耿志杰,是延安目前最具激情与责任心的音乐家,他的原创歌曲屡屡获奖。可谓李有源、党音之身后,最具民歌创作正宗意义的传人。
  著名文化学者——袁茂林是这样评价耿志杰的:“在我心目中,耿志杰已经不是一位普通的声乐演员了,形象地说,他是陕北音乐领域这块高天厚土上一头拓荒的牛。正如路遥说的:‘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他背负着沉默的艰辛,无谓于汗水湿鞭,拉犁耕田,为我们播种着智慧,收获着音乐,创作出不少极具陕北个性的歌曲。”
  这些年,耿志杰为弘扬陕北文化倾尽心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学生中有一些已是小有名气的专业歌唱家。他的学生殷宏杰、杨志伟等都曾登上央视各大平台,并且举办个人音乐发布会。据耿志杰学生殷宏杰讲,他在北京打拼十几年,现在也站住脚跟,成家立业。在北京也举办了他个人新歌《青春不散场》音乐发布会,作曲者正是他的恩师耿志杰。在新歌发布会上恩师前往北京为学生助阵,也是日夜兼程、义不容辞。他如今登上央视舞台,离不开恩师的谆谆教导和悉心指教。其实像殷宏杰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都曾频现央视各大舞台,这正是耿志杰所想看到、所愿望的。
  在耿志杰从艺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丰富的生活阅历为他的创作积淀积累了大量素材。使耿志杰创作出无数关于群众心声、感恩情怀、红色经典、怀恋故土等优秀杰出作品,深得人们欢喜。他除了创作,曾创办兰花花女子合唱团,应邀参加黄河八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黄河情韵”大型民歌演唱会。还多次出任省、市重大文化艺术活动的评委。举办陕北民歌公益讲座进校园、进企业宣扬红色经典,讲述陕北民歌的内在魅力。正是由于他对黄土地和陕北人民的赤忱与热爱,才使他的一首首黄土系列作品深受老百姓的酷爱。黄土地和陕北父老给予耿志杰养育之情,他义无反顾地回馈于故乡,创作了一曲曲感恩的不朽之作。
  耿志杰对音乐的感情是深沉又炙热的,充满虔诚和敬仰,他为陕北民歌的发展禅精竭虑,默默奉献,已有的成就并没有使他停止探索,他的脚步仍不断攀登音乐高峰,用音符谱写新的华章。
     个人简介:

  耿志杰,作曲家,陕北民歌声乐创作、演唱、教育专家。毕业于陕西省教育学院音乐系。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延安合唱协会副主席、榆林陕北民歌创新研究会名誉主席、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北民歌研究会客座教授、延安中山图书院客座教授等。从艺30余年来,创作了大量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近百余首歌颂黄土地的歌曲,特别是近年来新创作的《英雄陕北》《我的陕北村庄》《我的陕北,我的梦》《吴起颂》《心留在陕北》《再唱红杜鹃》《圣情难忘》《府谷颂》《农民工我的好兄弟》《撂不下个你》,等作品多次在全国歌曲大赛中获奖。

编辑:西部新闻网宝鸡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人民头条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人民头条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